法學本科人才專業培養方案(2022級)
發布時間:2022-09-02 查看次數:1009
法學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專業代碼 030101K 授予學位 法學學士
一、培養目标
本專業人才培養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适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實際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崇高法律信仰、紮實法學理論基礎、合理知識結構、熟練職業技能,具備依法執政、科學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質量法律服務能力與創新創業能力,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熟悉國際規則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二、畢業要求
1.掌握法學基本理論知識,具備崇高法律信仰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2.掌握法律解釋、法律推理和法律論證等法律方法。
3.具有法律文獻檢索、法律文書寫作、法律辯論、法律談判和溝通等法律實踐能力。
4.熟悉我國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了解法學理論前沿和我國法治建設的現狀與趨勢。
5.了解法律職業必需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
6.具備良好的法律職業道德、健全的職業人格和強烈的法律職業認同感。
7.具有綜合運用法學理論知識,分析、處理法律實務問題的能力和利用創造性思維方法開展科學研究能力。
8.具備較高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外語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畢業要求 | 指标點 |
1.掌握法學基本理論知識,具備崇高法律信仰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 1-1系統掌握法學專業知識,包括但不限于法學基本原理、法律制度、法律應用知識及法學方法知識,形成整體性法學專業知識體系。 |
| 1-2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具備獨立自主地獲取和更新本專業相關知識的學習能力,形成适應社會發展變化的知識自我更新能力。 |
| 1-3堅定法治信仰,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根植于心,具有服務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
2.掌握法律解釋、法律推理和法律論證等法律方法。 | 2-1掌握法律方法的内容,具備運用法律推理、法律解釋、法律論證等思維方式解決法律問題的技能。 |
| 2-2掌握法律解釋、法律論證、法律推理的方法,有效解決實際發生的法律問題。 |
3.具有法律文獻檢索、法律文書寫作、法律辯論、法律談判、溝通與協作等法律實踐能力。 | 3-1掌握檢索法律文獻的方法,具備應用各種法律資源的能力。 |
| 3-2掌握法律文書的寫作格式,熟練運用法律邏輯,規範使用法言法語。 |
| 3-3具有良好的表達與交流能力,熟練運用法律談判的策略技巧。 |
| 3-4形成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勝任本學科或多學科背景團隊的合作性工作。 |
4.熟悉我國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了解法學理論前沿和我國法治建設的現狀與趨勢。 | 4-1掌握以憲法為統領,以刑法、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等法律部門為主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内容。 |
| 4-2了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進展與趨勢,具備結合法學理論前沿研究依法治國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的能力。 |
5.了解法律職業必需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 | 5-1了解與法律實踐相關的管理、财務、金融、審計等其他學科知識,形成合理的跨學科知識結構,滿足法律職業工作的需要。 |
| 5-2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有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科學态度和嚴謹作風,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 |
6.具備良好的法律職業道德、健全的職業人格和強烈的法律職業認同感。 | 6-1具有健全的職業人格,形成強烈的職業認同感,養成良好的法律職業道德。 |
| 6-2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牢固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具有社會責任感,理解、認同并遵守社會公德。 |
7.具有綜合運用法學理論知識,分析、處理法律實務問題的能力和利用創造性思維方法開展科學研究能力。 | 7-1能夠應用所學知識,恰當使用相關工具,從多個維度分析法律問題,能夠設計、開發或找到解決法律問題的方案。 |
| 7-2具有創造性思維,能綜合運用所學創造性解決問題,具有分析、處理法律實務問題的能力和法學研究能力。 |
8.具備較高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外語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 8-1掌握外語、計算機、互聯網等知識,能夠熟練使用相關工具。 |
| 8-2具備國際視野,掌握專業術語,能夠閱讀外文專業文獻,具備檢索和閱讀國際學術期刊的方法和能力。 |
| 8-3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反思精神和創新思維,勤于分析和研究,樂于反思和創新;掌握批判性思維方法,形成科學的反思方法與技能,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 |
三、主幹學科
法學。
四、核心課程
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律史、刑法、民法、行政法、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國際法、法律職業倫理。
五、學分、學時分配表
課程類别 | 課程 性質 | 學時數 | 課時比例(%) | 學分數 | 學分比例(%) |
通識平台課程 | 必修 | 732 | 28.55 | 37.5 | 23.29 |
選修 | 80 | 3.05 | 5 | 3.11 | |
學科平台課程 | 必修 | 528 | 20.15 | 29 | 18.02 |
專業課程 | 必修 | 560 | 21.38 | 29 | 18.02 |
選修 | 448 | 17.1 | 21 | 13.04 | |
創新創業課程 | 必修 | 64 | 2.44 | 3 | 1.86 |
選修 | 64 | 2.44 | 5 | 3.11 | |
交叉與個性發展課程 | 選修 | 128 | 4.89 | 8 | 4.96 |
集中實踐環節 | 必修 | / | / | 21.5 | 13.35 |
選修 | / | / | 2 | 1.24 | |
合計 | 2620 | 100 | 161 | 100 |
其中:理論教學2048學時,128學分;實踐教學33學分,占總學分20.5 %。
1.理論教學學時計算方法:講授+課内實踐。
2.實踐教學學分計算方法:獨立實驗+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創新創業活動學分。
六、學制和修業年限
學制4年,修業年限3~8年。
七、最低畢業學分
161學分。
八、教學時間分配表
學期 項目 及周數 | 第一學年 | 第二學年 | 第三學年 | 第四學年 | 合計 | ||||
| 第一 學期 | 第二學期 | 第三學期 | 第四學期 | 第五學期 | 第六學期 | 第七學期 | 第八學期 |
|
報到、入學教育和國防教育 | 2.5 |
|
|
|
|
|
|
| 2.5 |
課堂教學 | 16 | 16 | 16 | 16 | 16 | 16 |
|
| 96 |
複習考試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
| 9 |
專業實踐 |
|
| 1 | 1 | 2.5 | 2 | 18 |
| 24.5 |
畢業論文 |
|
|
|
|
|
|
| 18 | 18 |
機動 |
| 2.5 | 1.5 | 1.5 |
| 0.5 | 2 |
| 8 |
寒暑假 | 12 | 12 | 12 | 3.5 | 39.5 | ||||
教育周數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18 | 158 |
學年周數 | 52 | 52 | 52 | 41.5 | 197.5 |
專業負責人 朱廣東 二級學院負責人 朱廣東
九、教學安排表[法學專業]
課程 | 課程性質 | 課程編号 | 課程名稱 | 學分數 | 總學 | 講授 | 課内 | 自主 | 課外 | 開課 | 考核 | 備注 | |
通識課程 | 必 修 | 1422100080 | 思想道德與法治 | 3 | 48 | 24 |
| 16 | 8 | 1 | 考試 |
| |
1545100030 | 國家安全教育(理論) | 0.5 | 8 | 8 |
|
|
| 2 | 考查 |
| |||
1545100040 | 國家安全教育(實踐) | 0.5 |
|
| 16 |
|
| 1-8 | 考查 |
| |||
1424100260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3 | 48 | 24 |
| 16 | 8 | 2 | 考試 |
| |||
1424100270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3 | 48 | 24 |
| 16 | 8 | 3 | 考試 |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3 | 48 | 32 |
| 4 | 12 | 3 | 考試 |
| ||||
1424100510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 3 | 48 | 32 |
| 4 | 12 | 4 | 考試 |
| |||
1423100310 | 形勢與政策 | 2 | 64 | 64 |
|
|
| 1-8 | 考查 |
| |||
1252101500 | 大學體育(1) | 1 | 36 | 16 |
| 12 | 8 | 1 | 考試 |
| |||
1252100020 | 大學體育(2) | 1 | 36 | 16 |
| 12 | 8 | 2 | 考試 |
| |||
1254101100 | 大學體育實踐(1) | 0.5 | 36 |
| 16 | 12 | 8 | 3 | 考查 | 俱樂部 | |||
1254101110 | 大學體育實踐(2) | 0.5 | 36 |
| 16 | 12 | 8 | 4 | 考查 | 俱樂部 | |||
1544100010 | 軍事理論 | 2 | 36 | 24 |
| 12 |
| 1 | 考查 |
| |||
1135100050 | 大學英語(1)A | 4 | 64 | 64 |
|
|
| 1 | 考試 | 根據分級方案三選一 | |||
1135100060 | 大學英語(1)B | 4 | 64 | 64 |
|
|
| 1 | 考試 | ||||
1135100070 | 大學英語(1)C | 4 | 64 | 64 |
|
|
| 1 | 考試 | ||||
1134102400 | 大學英語(2)B | 4 | 64 | 64 |
|
|
| 2 | 考查 | 根據分級方案三選一 | |||
1134102410 | 大學英語(2)C | 4 | 64 | 64 |
|
|
| 2 | 考查 | ||||
1134101780 | 進階英語 | 2 | 32 | 32 |
|
|
| 2 | 考查 | ||||
1134101770 | 大學英語實踐 | 2 | 32 |
|
| 32 |
| 2 | 考查 | ||||
1262109450 | 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 | 2 | 32 | 32 |
|
|
| 1 | 考查 |
| |||
1543000040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32 |
|
|
| 1-4 | 考查 |
| |||
1080006021 | 勞動教育理論課 | 0.5 | 32 | 8 |
| 8 | 16 | 1 | 考查 |
| |||
1422100520 | 中國共産黨曆史 | 2 | 32 | 32 |
|
|
| 2 | 考查 |
| |||
小計 | 36.5 | 732 | 448 | 48 |
|
|
|
|
| ||||
選修 |
| 人文類 |
|
|
|
|
|
|
|
| 選修至少修5個學分,文科至少修2個學分的科學類。(藝術類專業除外)所有本科生需修至少2個學分美育類課程。 | ||
| 科學類 | 2 |
|
|
|
|
|
|
| ||||
| 美育類 | 2 |
|
|
|
|
|
|
| ||||
至少修學分 | 5 | 80 |
|
|
|
|
|
| |||||
學科平台課程 | 必修 | 1122103640 | 法理學 | 3 | 48 | 48 |
|
|
| 1 | 考試 |
| |
1124100220 | 憲法學 | 2.5 | 48 | 32 | 16 |
|
| 1 | 考試 | ||||
1122903540 | 中國法律史 | 3 | 48 | 48 |
|
|
| 1 | 考試 | ||||
1124101190 | 刑法總論 | 2.5 | 48 | 32 | 16 |
|
| 2 | 考試 | ||||
1122101730 | 民法總論 | 2.5 | 48 | 32 | 16 |
|
| 2 | 考試 | ||||
1124101180 | 法律職業倫理 | 2 | 32 | 32 |
|
|
| 2 | 考試 | ||||
1125100090 | 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 | 2 | 32 | 32 |
|
|
| 3 | 考試 | ||||
1122101840 | 行政法 | 2.5 | 48 | 32 | 16 |
|
| 3 | 考試 | ||||
1124101230 | 刑事訴訟法 | 2.5 | 48 | 32 | 16 |
|
| 3 | 考試 | ||||
1122101810 | 國際法 | 2.5 | 48 | 32 | 16 |
|
| 4 | 考試 | ||||
1124101240 | 民事訴訟法 | 2.5 | 48 | 32 | 16 |
|
| 4 | 考試 | ||||
1124100800 | 行政訴訟法 | 1.5 | 32 | 16 | 16 |
|
| 5 | 考試 | ||||
小計 | 29 | 528 | 400 | 128 |
|
|
|
| |||||
專業課程 | 必修 | 1124101220 | 刑法各論 | 2.5 | 48 | 32 | 16 |
|
| 3 | 考試 |
| |
1122101350 | 物權法 | 2.5 | 48 | 32 | 16 |
|
| 3 | 考試 | ||||
1122101870 | 合同法 | 2.5 | 48 | 32 | 16 |
|
| 3 | 考試 | ||||
1124101210 | 商法 | 2.5 | 48 | 32 | 16 |
|
| 3 | 考試 | ||||
1122101940 | 經濟法 | 2.5 | 48 | 32 | 16 |
|
| 4 | 考試 | ||||
1122101010 | 知識産權法 | 2.5 | 48 | 32 | 16 |
|
| 4 | 考試 | ||||
1124101280 | 婚姻家庭繼承法 | 1.5 | 32 | 16 | 16 |
|
| 5 | 考試 | ||||
1124101270 | 環境資源法 | 2.5 | 48 | 32 | 16 |
|
| 5 | 考試 | ||||
1124101290 |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 | 2.5 | 48 | 32 | 16 |
|
| 5 | 考試 | ||||
1124100790 | 國際私法 | 2.5 | 48 | 32 | 16 |
|
| 5 | 考試 | ||||
1122101860 | 國際經濟法 | 2.5 | 48 | 32 | 16 |
|
| 5 | 考試 | ||||
1124101250 | 人格權法與侵權責任法 | 2.5 | 48 | 32 | 16 |
|
| 6 | 考試 | ||||
小計 | 29 | 560 | 368 | 192 |
|
|
|
| |||||
選修 | 1124900720 | 西方法制史 | 2 | 32 | 32 |
|
|
| 1 | 考查 |
| ||
1125100130 | 朝鮮語 | 2 | 32 |
|
|
|
| 1 | 考查 | ||||
1124901420 | 中國司法制度 | 1.5 | 32 | 16 | 16 |
|
| 2 | 考查 | ||||
1124901410 | 法律邏輯 | 1.5 | 32 | 16 | 16 |
|
| 2 | 考查 | ||||
1122104310 | 西方法律思想史 | 2 | 32 | 32 |
|
|
| 2 | 考查 | ||||
|
| 1124901440 | 仲裁法 | 1.5 | 32 | 16 | 16 |
|
| 3 | 考查 |
| |
1124901470 | 監察法 | 1.5 | 32 | 16 | 16 |
|
| 4 | 考查 | ||||
1124901500 | 證據法 | 1.5 | 32 | 16 | 16 |
|
| 4 | 考查 | ||||
1122902450 | 法律英語 | 1.5 | 32 | 16 | 16 |
|
| 4 | 考查 | ||||
1124901450 | 公司法 | 1.5 | 32 | 16 | 16 |
|
| 4 | 考查 | ||||
1314903460 | 基礎會計學 | 1.5 | 32 | 16 | 16 |
|
| 4 | 考查 | ||||
1125100070 | 韓國商法 | 2 | 32 | 32 |
|
|
| 4 | 考查 | ||||
1125100080 | 美國商法 | 2 | 32 | 32 |
|
|
| 5 | 考查 | ||||
1314903470 | 财務會計 | 1.5 | 32 | 16 | 16 |
|
| 5 | 考查 | ||||
1122903500 | 财稅法 | 1.5 | 32 | 16 | 16 |
|
| 5 | 考查 | ||||
1122102650 | 法律方法 | 1.5 | 32 | 16 | 16 |
|
| 5 | 考查 | ||||
1124901590 | 證券法 | 1.5 | 32 | 16 | 16 |
|
| 5 | 考查 | ||||
1124901570 | 票據法 | 1.5 | 32 | 16 | 16 |
|
| 5 | 考查 | ||||
1124902020 | 外商投資法 | 1.5 | 32 | 16 | 16 |
|
| 5 | 考查 | ||||
1124902030 | 破産法 | 1.5 | 32 | 16 | 16 |
|
| 6 | 考查 | ||||
1124901600 | 保險法 | 1.5 | 32 | 16 | 16 |
|
| 6 | 考查 | ||||
1124901640 | 房地産法 | 1.5 | 32 | 16 | 16 |
|
| 6 | 考查 | ||||
1124901670 | 海商法 | 1.5 | 32 | 16 | 16 |
|
| 6 | 考查 | ||||
1124901660 | 國際商法 | 1.5 | 32 | 16 | 16 |
|
| 6 | 考查 | ||||
1314903480 | 審計學 | 1.5 | 32 | 16 | 16 |
|
| 6 | 考查 | ||||
1122102940 | 律師實務 | 1.5 | 32 | 16 | 16 |
|
| 6 | 考查 | ||||
至少修學分 | 21 | 448 | 288 | 160 |
|
|
|
| |||||
創新創業課程 | 必修 | 1552100010 | 創業基礎 | 2 | 32 | 32 |
|
|
| 4 | 考查 | 創新創業課程至少修滿8個學分,其中創新創業活動分不少于3學分。創新創業活動學分認定參照《法學專業創新創業活動學分認定辦法》 | |
1124101310 | 法律問題社會調查 | 0.5 | 16 |
| 16 |
|
| 6 | 考查 | ||||
1124101300 | 法律思維及溝通技能訓練 | 0.5 | 16 |
| 16 |
|
| 6 | 考查 | ||||
小計 | 3 | 64 | 32 | 32 |
|
|
|
| |||||
選修 | 1124901400 | 創新創業活動 | 3 |
|
|
|
|
| 1-8 | 考查 | |||
1124101300 | 公司法務技能訓練 | 0.5 | 16 | 16 |
|
|
| 5 | 考查 | ||||
1125100050 | 審判技能訓練 | 1 | 32 |
| 32 |
|
| 6 | 考查 | ||||
1124101310 | 檢察監察技能訓練 | 1 | 32 |
| 32 |
|
|
|
| ||||
1122901630 | 公務員理論與實踐 | 2 | 32 |
|
|
|
|
|
| ||||
小計 | 5 | 64 |
|
|
|
|
|
| |||||
至少修學分 | 8 |
|
|
|
|
|
|
| |||||
交叉 與個性發展課程 | 選修 |
| 交叉課程1 |
|
|
|
|
|
| 4-8 |
| 至少選修1門自主學習課程。 | |
| 交叉課程2 |
|
|
|
|
|
| 4-8 |
| ||||
| xxx |
|
|
|
|
|
| 4-8 |
| ||||
| 自主學習課程1 |
|
|
|
|
|
| 1-8 |
| ||||
| 自主學習課程2 |
|
|
|
|
|
| 1-8 |
| ||||
| xxx |
|
|
|
|
|
| 1-8 |
| ||||
至少修學分 | 8 | 128 |
|
|
|
|
|
| |||||
集中實踐環節 | 必修 | 1545100020 | 軍事技能 | 2 | 2周 |
|
|
|
| 1 | 考查 |
| |
1124101320 | 專業見習 | 2 | 4周 |
|
|
|
| 2-5 | 考查 | ||||
1122102170 | 專業實習 | 8 | 18周 |
|
|
|
| 7 | 考查 | ||||
1122101850 | 畢業論文 | 8 | 18周 |
|
|
|
| 8 | 考查 | ||||
1140000010 | 勞動教育實踐課 | 1.5 |
|
|
|
|
| 1-8 | 考查 | ||||
小計 | 21.5 |
|
|
|
|
|
|
| |||||
選修 | 1123100130 | 法律文獻檢索 | 1 | 1周 |
|
|
|
| 1 | 考查 |
| ||
1124101260 | 法律文書寫作 | 1 | 1周 |
|
|
|
| 5 | 考查 | ||||
1124901430 | 模拟法庭 | 1 | 1周 |
|
|
|
| 5 | 考查 | ||||
1124901510 | 法律援助 | 1 | 1周 |
|
|
|
| 6 | 考查 | ||||
1124901520 | 法律診斷實訓 | 1 | 1周 |
|
|
|
| 6 | 考查 | ||||
1124901580 | 社區法律服務 | 1 | 1周 |
|
|
|
| 5 | 考查 | ||||
1124901610 | 法律顧問實務 | 1 | 1周 |
|
|
|
| 6 | 考查 | ||||
至少修學分 | 2 |
|
|
|
|
|
|
| |||||
總學分 | 161 | 2620 |
|
|
|
|
|
|
| ||||
|
| ||||||||||||
說明:1.大學英語實行分級教學,分A、B、C三類進行(其中,音體美和對口單招專業屬于C類,其它專業在入學後參加英語水平測試,分A和B兩類)。A、B、C類的同學,第一學期對應課程分别為《大學英語(1)A》、課程代号為《大學英語(1)B》、課程代号為《大學英語(1)C》,難度有所區分。A類班級在第一學期即可參加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達到425分者在第二學期修《進階英語》和《大學英語實踐》,其中全國大學英語四級筆試成績可抵認《大學英語實踐》課程成績,并按規定獲取相應學分。(全國大學英語四級筆試成績可多次抵認,僅第一次抵認成績在評獎評優時有效)。B類(含A類中四級英語未通過的同學)、C類同學第二學期對應課程為《大學英語(2)B》、《大學英語(2)C》,難度有所區分。 | |||||||||||||
法學本科專業人才協同培養方案
專業代碼 030101K 協同單位 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鹽城市人民檢察院、鹽城市亭湖區人民法院、鹽城市亭湖區人民檢察院、江蘇一正律師事務所等
一、協同培養目标
本專業與校外法律實務部門建立協同機制,培養适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需要,具有崇高法律信仰,掌握各類法律方法和法律實踐能力,富有團隊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能在地方立法機關、行政執法機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領域從事法律工作的卓越基層法治人才及後備力量。
二、協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在校外法律實務部門的指導下,接受法學思維和法律實務的基本訓練,具有運用法學理論和法律方法管理法律事務、分析和解決法律問題的基本能力。
1.具備崇高法律信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
2.了解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等法律實務部門的制度體系和工作方法。
3.掌握法律解釋、法律推理、法律論證等嚴謹的法律方法,能夠運用法學理論知識分析和處理法律實務問題或案件。
4.具有較強的法律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5.掌握法律文獻檢索、法律文書制作、法律溝通技能。
6.具備較強的協調組織、團隊合作與創新創業能力。
三、協同開設課程
課内實踐課程:
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證據法、法律問題社會調查、法律思維及溝通技能訓練。
獨立實踐課程:
模拟法庭、法律援助、法律診斷實訓、法律顧問實務、專業實習、專業見習等。
四、學分、學時分配表
學期 項目、 學分、課時及周數 | 第一學年 | 第二學年 | 第三學年 | 第四學年 | 合計 | |||||
第一學期 | 第二學期 | 第三學期 | 第四學期 | 第五學期 | 第六學期 | 第七學期 | 第八學期 | |||
課内實踐 | 課時 |
|
| 16 | 32 | 16 | 32 |
|
| 96 |
學分 |
|
| 0.5 | 1 | 0.5 | 1 |
|
| 3 | |
獨立實踐 | 周數 |
|
|
|
| 5 | 3 | 18 |
| 26 |
學分 |
|
|
|
| 3 | 3 | 8 |
| 14 |
五、教學安排表
課 | 課程 性質 | 課程編号 | 課程名稱 (實踐環節)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教學周數與周學時分配 | 考核 | 備注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考試 | 考查 | ||||||||
16 | 16 | 16 | 16 | 16 | 16 | 0 | 0 | ||||||||||
課 内 實 踐 課 程 | 必修 | 1124101230 | 刑事訴訟法
| 16 | 0.5 |
|
| 3 |
|
|
|
|
| 考試 |
| 法院等部門參與指導刑事審判實務 | |
1124101240 | 民事訴訟法 | 16 | 0.5 |
|
|
| 4 |
|
|
|
| 考試 |
| 法院等部門參與指導民事審判實務 | |||
1124100800 | 行政訴訟法 | 16 | 0.5 |
|
|
|
| 5 |
|
|
| 考試 |
| 法院等部門參與指導行政審判實務 | |||
1124101310 | 法律問題社會調查 | 16 | 0.5 |
|
|
|
|
| 6 |
|
|
| 考查 | 有關部門參與指導 | |||
1124101300 | 法律思維及溝通技能訓練 | 16 | 0.5 |
|
|
|
|
| 6 |
|
|
| 考查 | 有關部門參與指導 | |||
選修 | 1124901500 | 證據法 | 16 | 0.5 |
|
|
| 4 |
|
|
|
|
| 考查 | 律師事務所參與指導 | ||
獨 立 實 踐 課 程 | 必修 | 1124101320 | 專業見習 | 4周 | 2 |
|
|
|
| 5 |
|
|
|
|
| 見習基地獨立承擔 | |
1122102170 | 專業實習 | 18周 | 8 |
|
|
|
|
|
| 7 |
|
|
| 實習基地獨立承擔 | |||
選修 | 1124901430 | 模拟法庭 | 1周 | 1 |
|
|
|
| 5 |
|
|
|
| 考查 | 法院院等部門 獨立承擔 | ||
1124901510 | 法律援助 | 1周 | 1 |
|
|
|
|
| 6 |
|
|
| 考查 | 律師事務所 獨立承擔 | |||
1124901520 | 法律診斷實訓 | 1周 | 1 |
|
|
|
|
| 6 |
|
|
| 考查 | 檢察院等部門 獨立承擔 | |||
1124901610 | 法律顧問實務 | 1周 | 1 |
|
|
|
|
| 6 |
|
|
| 考查 | 律師事務所 獨立承擔 | |||
至少選修學分 | 2 |
|
|
|
|
|
|
|
|
|
|
|
法學專業畢業要求與課程及教學活動關聯矩陣
畢業要求
課程、實踐 | 畢業要求1 | 畢業要求2 | 畢業要求3 | 畢業要求4 | 畢業要求5 | 畢業要求6 | 畢業要求7 | 畢業要求8 |
思想道德與法治 | M |
|
|
|
| H |
|
|
國家安全教育 | M |
|
|
|
| H |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
|
|
| H |
|
|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
|
|
| H |
|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
|
|
| H | L |
|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
|
|
|
| H | L |
|
|
形勢與政策 |
|
|
|
| H | L |
|
|
大學體育 |
|
|
|
| M |
|
| H |
大學英語(1)A |
|
|
|
| M |
|
| H |
大學英語(1)B |
|
|
|
| M |
|
| H |
大學英語(1)C |
|
|
|
| M |
|
| H |
大學英語(2)B |
|
|
|
| M |
|
| H |
大學英語(2)C |
|
|
|
| M |
|
| H |
進階英語 |
|
|
|
| M |
|
| H |
大學英語實踐 |
|
|
|
| M |
|
| H |
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 |
|
|
|
| M |
|
| H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
|
|
|
|
| M |
|
|
勞動教育理論課 |
|
|
|
| H |
|
|
|
中國共産黨曆史 |
|
|
|
|
| H |
|
|
人文類 |
|
|
|
| H |
|
|
|
科學類 |
|
|
|
| H | M |
|
|
美育類 |
|
|
|
| H |
|
|
|
法理學 | H* | M |
| M |
|
|
|
|
憲法學 | H* |
|
| M |
|
|
|
|
中國法律史 |
|
|
| H* |
|
|
|
|
刑法總論 | H* |
|
| M |
|
| L |
|
民法總論 | H* |
|
| M |
|
| L |
|
法律職業倫理 | L |
|
|
|
| H* |
|
|
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 | H* |
|
|
|
| M |
|
|
行政法 | H* |
|
| M |
|
| L |
|
刑事訴訟法 | H* |
|
| M |
|
| H |
|
國際法 | H* |
|
| M |
|
|
|
|
民事訴訟法 | H* |
|
| M |
|
| H |
|
行政訴訟法 | H* |
|
| M |
|
| H |
|
刑法各論 | H* |
|
| M |
|
|
|
|
物權法 | H |
|
|
|
|
|
|
|
合同法 | H |
|
|
|
|
|
|
|
商法 | H |
|
| M |
|
|
|
|
經濟法 | H |
|
| M |
|
|
|
|
知識産權法 | H |
|
| M |
|
|
|
|
婚姻家庭繼承法 | H |
|
| M |
|
|
|
|
環境資源法 | H |
|
| M |
|
|
|
|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 | H |
|
| M |
|
|
|
|
國際私法 | H |
|
| M |
|
|
|
|
國際經濟法 | H |
|
| L |
|
|
|
|
人格權法與侵權責任法 | H |
|
|
|
|
| H |
|
西方法制史 | M |
|
|
|
|
|
|
|
朝鮮語 |
|
|
|
| M |
|
| H |
中國司法制度 |
|
|
| M |
|
|
|
|
法律邏輯 |
| H |
|
|
|
|
|
|
西方法律思想史 |
|
|
| M |
|
|
|
|
國際商法 | M |
|
| L |
|
|
|
|
仲裁法 | H |
|
|
|
|
| L |
|
監察法 | H |
|
|
|
|
| L |
|
證據法 | H |
|
|
|
|
| L |
|
法律英語 |
|
|
|
|
|
|
| H |
公司法 | H |
|
|
|
|
|
|
|
基礎會計學 |
|
|
|
| H |
|
|
|
韓國商法 | M |
|
| L |
|
|
|
|
美國商法 | M |
|
| L |
|
|
|
|
财務會計 |
|
|
|
| H |
|
|
|
财稅法 | H |
|
|
|
|
| L |
|
法律方法 |
|
|
| H |
|
|
|
|
證券法 | H |
|
|
|
|
| L |
|
票據法 | H |
|
|
|
|
| L |
|
外商投資法 | M |
|
| L |
|
|
|
|
破産法 | M |
|
|
| M |
|
|
|
保險法 | H |
|
|
|
|
| L |
|
房地産法 | H |
|
|
|
|
| L |
|
海商法 | H |
|
|
|
|
| L |
|
國際商法 | H |
|
|
|
|
| L |
|
審計學 |
|
|
|
| H |
|
|
|
律師實務 |
|
| M |
|
|
| H |
|
創業基礎 |
|
| M |
|
|
|
| H |
法律問題社會調查 |
|
| H |
|
|
|
|
|
法律思維及溝通技能訓練 |
|
| H |
|
|
|
|
|
創新創業活動 |
|
|
|
|
|
|
| H |
公司法務技能訓練 |
| M |
|
|
|
| H |
|
審判技能訓練 |
| M |
|
|
|
| H |
|
檢察監察技能訓練 |
| M |
|
|
|
| H |
|
公務員理論與實踐 |
|
|
|
|
| M | H |
|
軍事技能 |
|
|
|
|
| H |
|
|
專業見習 |
| L |
| M |
|
| H |
|
專業實習 |
| L |
| M |
|
| H |
|
畢業論文 |
|
|
| H |
|
|
|
|
勞動教育實踐課 |
|
|
|
|
| H |
| M |
法律文獻檢索 |
|
| H |
|
|
| L |
|
法律文書寫作 |
|
| H |
|
|
| M |
|
模拟法庭 |
| H | M |
|
|
| H |
|
法律援助 |
|
| M |
|
|
| H |
|
法律診斷實訓 |
|
| M |
|
|
| H |
|
社區法律服務 |
|
| M |
|
|
| H |
|
法律顧問實務 |
|
| L |
|
|
| H |
|
說明:若某課程或實踐環節支撐某個目标的達成,則在相應的空格處打“H”“M”或“L”,“H”表示高度支撐此要求(某一門課程對于具體某一畢業要求的指标點覆蓋度大于80%);“M”表示中度支撐此要求(某一門課程對于具體某一畢業要求的指标點覆蓋度50%-80%之間);“L”表示低度支撐此要求(某一門課程對于具體某一畢業要求的指标點覆蓋度低于50%)。H*标記課程為與每項畢業要求達成關聯度最高的課程(2-3門,一般為核心課程,專業平台課程或重要的專業實踐活動課程)。
法學專業創新創業活動學分認定标準
學分 類型 | 項目類 | 内容或等級 | 學分 | 說明 |
創新 學分 | 學科競賽 | 國家級一等獎 | 6 | 證書或發文 |
國家級二等獎 | 5 | |||
國家級三等獎 | 4 | |||
省部級一等獎 | 4 | |||
省部級二等獎 | 3 | |||
省部級三等獎 | 2 | |||
校級一等獎 | 2 | |||
校級二等獎 | 1 | |||
校級三等獎 | 0.5 | |||
參賽(校級以上) | 0.2 | 每次0.2學分,累計不超過0.4學分。 | ||
院級一等獎 | 0.5 | 累計不超過1.0學分 | ||
院級二等獎 | 0.3 | |||
院級三等獎 | 0.2 | |||
參賽(院級) | 0.1 | |||
論文或專著 | 專業核心期刊 | 4 | 論文專著原件 SCI\EI收錄另加2分 | |
一般期刊 | 2 | |||
出版專著 | 6 | |||
專利 | 發明專利 | 6 | 證書 | |
實用新型專利 | 4 | |||
外觀設計、軟件著作權 | 2 | |||
參加教師科研訓練項目 | 國家級項目 | 2 | 指導教師出具證明材料 | |
省級項目 | 1 | |||
校級項目 | 0.5 | |||
創業 學分 | 創業項目 | 國家級 | 4 | 證書或發文 |
省級 | 2 | |||
校級 | 1 | |||
創業獲獎 | 國家級一等獎 | 6 | ||
國家級二等獎 | 5 | |||
國家級三等獎 | 4 | |||
省級一等獎 | 4 | |||
省級二等獎 | 3 | |||
省級三等獎 | 2 | |||
校級一等獎 | 1.5 | |||
校級二等獎 | 1 | |||
校級三等獎 | 0.5 | |||
創業 學分 | 創業獲獎 | 參賽 | 0.2 | 每次0.2學分,累計不超過0.4學分。 |
創業實踐 | 公司注冊并實際運行 | 2 | 公司注冊文件 | |
素質 學分 | 素質類競賽 | 國家級一等獎 | 5 | 證書或發文 |
國家級二等獎 | 4 | |||
國家級三等獎 | 3 | |||
省級一等獎 | 3 | |||
省級二等獎 | 2 | |||
省級三等獎 | 1 | |||
校級一等獎 | 1 | |||
校級二等獎 | 0.5 | |||
校級三等獎 | 0.3 | |||
參賽 | 0.1 | 每次0.1學分,累計不超過0.2學分。 | ||
社會實踐活動 |
| 0.3-0.5 | 至少參加3次,每次活動成績:合格計0.3學分,良好計0.4學分,優秀計0.5學分。 | |
學術講座 |
| 0.2 | 至少參加4次,每次0.2學分,累計不超過0.8學分。 | |
創業講座(含論壇) |
| 0.2 | 累計不超過0.4學分 | |
素質拓展活動(含青年志願者活動、社團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等) |
| 0.1 | 累計不超過1.0學分 | |
技能 學分 | 法庭辯論會 |
| 0.2 | 至少參加2次,每次0.2學分,累計不超過1.0學分。 |
庭審觀摩 |
| 0.2 | 至少參加2次,每次0.2學分,累計不超過1.0學分。 | |
法律職業資格證書 |
| 1.0 | 獲得國家認可的其他各類正規資格證書,每項0.5分,累計不超過2分。 | |
第二學位證書 |
| 0.5 |
說明:
1.多人參與項目,可按排名以滿分的20%遞減計分,第一名滿分,第二名滿分的80%,第三名滿分的60%,以此類推;也可不分排名,每名參與人員按項目滿分60%計均分。
2.參賽學分隻授予報名參賽并有成績或提交作品,但未獲獎的學生。
3.評分标準:小于3分為不及格;(3,4)為及格;(4,5)為中等;(5,6)為良好;6分及以上為優秀。